当前位置: 首页> 废弃栏目> 建言献策
关于推进新常态下“两型社会”社区建设的提案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两型社会”建设不仅是一个生态目标,也会带来思维方式、发展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政府管理方式的巨变。

湖北武汉社区管理模式及其经验值得借鉴。2007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近年来,武汉在“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重视社区建设与管理。如该市全国文明社区百步亭社区,经过近20年时间,完成“建设、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模式。创新房地产企业开发“社区”建设理念,创新党领导下的居民自治社区运作机制,创新社会协同、三方联动的社区管理格局,形成以党委领导、市场运作、利民服务为主的系列经验,走出了一条“依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惠及群众”的新路,成功解决了居家养老、平安生活、邻里和谐的三大难题,建成和谐文明新社区。

在新型社区建设进程中,与全国许多地区一样,连云港市还存在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主要有:由于社区形态结构复杂,社区管理模式粗放单一,长期面对物管与业主的矛盾冲突,业主多关注自身权益而忽略自身义务,繁重台账使社区管理层疲于应付等问题,导致社区管理探索的积极性未能得到释放,依法治理社区的理念尚未落地,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未能贯彻在诸多日常管理事务中。当前,只有立足我市社区发展特色,才能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社区发展道路。为此,建议:

一、凸显城市、社区同步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主要作用。把社区建设放到与社会管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充分体现对以家庭为最小单元的社区建设的重视。应进一步把社区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做到城市、社区同步发展。在提高社区安全防范水平的基础上,对老旧小区的服务设施建设、文化建设给予指向明确的指导;对新建小区,高起点规划,建立健全社区安全防范系统,同时建立便于业主生活的环境和服务系统。

二、激励企业开发社区,充分发挥企业在社区管理中的补充作用。为有效调整业主与物管之间的关系,可借鉴武汉百步亭社区经验,建立“建设、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模式,把住宅产品延伸到社区服务,统一管理、统一配套。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扶持,提高企业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达到既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又满足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真正实现让百姓安居乐业。

三、注重社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在社区管理中的关键作用。有效整合社区资源,全面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构建上下相通、条块结合、协同联动的社区党建新格局。在社区各类组织中建立党支部,完善和规范社区党员议事会和党员服务站工作,通过党员服务站把为民服务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四、建立居民自治组织,充分发挥居民在社区管理中的主体作用。社区应依法由社区居民民主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同时社区要建立《社区自治章程》。从社区居委会成员的产生、社区财务的管理到社区重大事务的讨论决定,社区居民都能参照社区自治章程有序参与并有效行使自己的权力。加强舆论引导,增强居民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通过设立议事室、召开楼道会议,加强居民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建立社区网站、电子居务查询台实行居务公开,增加社区管理的透明度;通过组建“社区顾问团”和“社区管理监督员队伍”,增强居民民主参与意识;对群众意见大、影响居民生活的事情通过召开听证会、民情恳谈会、楼道会等形式来解决。

五、倾力打造社区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在社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社区文化是一种社区精神,是社区的灵魂,反映业主的精神面貌。应通过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和互助活动,促使业主自觉参与社区管理,形成人与人、邻与邻之间平等互助的良好社区风气。应创新业主联络方式,举办特色多样的“睦邻”活动,利用QQ群、微信等新媒体,让广大社区群众交流社区活动心得,讨论社区事务,让家庭、邻里之间变得更加和睦,推进居民家园意识的培养,形成特点鲜明的社区文化,达到“两型社会”目标,从而建设“文明新风扑面、人际关系亲密、道德风尚良好、管理服务完善、群众安居乐业”的新型文明社区。

责任编辑:叶书均


政协连云港市委员会CopyRight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苏ICP备05002003号 苏公网安备 320705020106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