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市政协委员、市盛虹石化副总经理 白玮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2020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充分关心和大力支持下,石化园区企业克服了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继续坚持“四个一流”标准,高质量、高标准、高速度推进项目建设。盛虹炼化一体化、斯尔邦石化二期丙烷产业链、虹港石化PTA二期、虹洋热电联产扩建等项目都在全力推动。本年度计划完成投资约311.5亿元,截至一季度已完成投资约37.03亿元,各重点项目均按照计划有序推进。
为进一步推动和促进石化基地重大项目又稳又快发展,提升项目建设效率与质量,结合重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部分项目手续办理推进速度有待提速,特殊产品销售渠道建设亟需提前开展
作为连云港石化基地龙头项目,盛虹炼化项目自2月20日实现复工后,手续报批、项目设计、设备采购、工程建设、融资贷款等各项工作正全面开展。项目总体设计与审查、工艺包优选与设计已顺利完成,基础设计审查全速推进;超长周期设备及长周期设备订货均已完成,并进入生产制造阶段,次长周期设备技术谈判也已基本完成;全厂主干道路具备通车条件,土建工程、安装工程于2019年11月份陆续启动,基础施工、管道安装正快马加鞭;5月10日即将开展首台大件设备吊装。项目正在按照2021年6月装置中交、2021年12月投料试车的目标,加强人员设备投入,努力加快项目进程。
项目手续的办理事宜则存在一定隐患。譬如炼化项目的原油进口使用权、煤炭替代指标等多项手续虽然也在办理,但进展不太尽如人意。因该项手续直接影响项目能否如期顺利投产,一旦推进过程中出现差错或政策性变化,则很有可能给炼化项目的合规运营带来麻烦和隐患。
此外,盛虹炼化项目规模大、产能足,产品销售渠道建设关系到项目能否盈利达效。比如说航空煤油的销售,目前是由国家民航局统一分配销售配额,中航油集团决定航煤市场的供应,因此航煤销售问题将成为盛虹炼化面临的难题,并直接影响项目的整体效益。
对此,建议市级层面组织专门班子,加快相关手续的办理,确保炼化项目合规运营。同时,支持和协助推进盛虹炼化做好销售渠道的建设工作,确保实现“年产值925亿元,利税240亿元”的项目目标。
二、交通物流配套项目建设面临多项挑战,30万吨原油码头航道疏浚亟待解决
盛虹炼化配套码头工程目前已完成疏浚369万立方米,原油码头沉桩施工全部完成,水工主体结构已完成85%;4个液体化工泊位沉桩施工完成75%,水工主体结构完成38%。今年年底前,将完成桩基施工、一级地管施工、设备基础施工以及钢结构主体安装,确保按计划完成项目里程碑进度,为项目后续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交通物流配套项目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一是30万吨原油码头航道疏浚事宜。炼化项目30万吨原油泊位计划2021年5月底投用,停靠30万吨级原油轮。目前,徐圩新区30万吨级航道通行10万吨级原油轮航道吃水偏紧。二是专用铁道石化装卸站工程事宜。该工程计划与炼化一体化项目同期投产,对打造海铁陆联运综合物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项目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可研正在征求中国铁路上海局意见。三是保障通航安全事宜。徐圩港区二港池支航道属于公共航道,目前因回淤,浅点水深不足10米,不能满足5万吨级危化品船舶安全通航需求。
为此,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议市政府协调徐圩新区管委会分两期实施航道疏浚工程:一期实施航道宽度的疏浚,保障2021年5月底前满足30万吨级原油轮半载和10万吨级原油轮满载的航道通行条件;二期实施航道深度的疏浚,满足30万吨级原油轮不小于21米吃水深度的的航道通行条件。二是建议市政府支持办理专用铁道石化装卸站工程项目用地预审意见、规划选址意见等前期手续,协调加快推进铁路线路建设进度。三是建议市政府明确疏浚主体,协调尽快完成维护性疏浚施工,保障危化品船舶通航安全。
三、受疫情影响,园区企业举步维艰,下游需求萎靡,海外订单骤降,经营压力持续增大
新冠疫情对化工行业影响巨大,且随着国外疫情的持续发酵,海外订单减少,上下游需求减弱,产品供大于求,石化基地的企业经营面临巨大压力。以斯尔邦石化为例,明星产品丙烯腈吨单价相比年初暴跌3900元,跌幅最高时达40%;MMA产品市场利空不断,价格大幅下跌,吨单价较年初时下跌3800元,跌幅37%,下游复工仍无好转,需求萎靡;环氧乙烷和EVA产品也有较大程度下跌,丁二烯吨报价从年初时的8500元跌至目前的3600元,跌幅57.6%。出口方面,斯尔邦石化目前每月的实际出口量为5000吨,仅完成计划值的50%。经营陷入困境,企业的新建扩建工程仍在全力推进。斯尔邦石化总投资103亿元的丙烷产业链项目于3月18日正式开工,目前项目设计工作正在推进,现场已启动桩基施工。按照计划,项目年内将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确保2021年建成投产;总投资38.58亿元的虹港石化240万吨/年PTA扩建项目,目前项目桩基施工和主装置框架及设备基础已完成,全厂地下管网进入安装阶段,按照计划,项目大型设备将于今年8月完成吊装,12月份装置中交后将进行试车投产;虹洋热电联产扩建项目正式启动,第一阶段计划投资67亿元,项目现场正有序开展五通一平和桩基施工,预计7月底完成桩基施工。
对此,建议政府进一步推行税费减免政策,政企合力共渡难关。之前连云港市出台的“应对疫情支持企业渡难关谋发展”22条政策,对企业帮助很大。希望政府根据疫情发展变化和企业实际需求及时调整政策,比如可以考虑对盛虹石化港口储运公司的部分码头货物港务费、港口建设费等进行减免,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四、专业技术人才和操作人员紧缺,“招人难,留人难”影响化工企业稳定与发展
人才是第一资源,特别是现代石化产业,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非常迫切。以盛虹炼化为例,为确保项目顺利投产,今年已招聘到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0名。按照计划,年内还需完成1200人招聘。人才需求的数量大、层次高,单靠企业“单打独斗”很难完全落实。
相比广东、浙江等地的石化基地内企业,连云港在人才引进、安家成本、孩子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相对较弱,地理位置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吸引力也不够;本地高校资源匮乏,目前可培养化工操作人员的高校仅有江苏海洋大学一所,对企业的人才嫁接缺乏力度和厚度。
建议政府加强人才引进平台建设,为企业招引人才提供助力;同时,充分发挥本地高校资源,适当开设产业发展急需专业,对口培养专业人才,降低人才对外依赖。通过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为港城的产业创新发展夯实基础。
五、石化基地发展规划有待进一步统筹,产业链协同发展存在巨大空间
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在园区内的产业链协同方面,还存在着基础相对薄弱、企业之间协同不足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园区的高速发展,亟需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断完善上下游产业链配套,整合各项目的资源优势,打造高水平的现代石化产业链和产品体系。
目前,盛虹石化正在推进新材料产业园项目,规划实施高端聚丙烯、环境友好型新材料、PO/SM等8个项目,重点围绕高端合成树脂、环氧基衍生物、丙烯腈产业链等新材料产品,不断推动向高端产业链的延伸。在此基础上,盛虹还将进一步布局建设高端聚合物产业园,规划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α烯烃、POE等国家重大技术攻关的高端聚合物新材料项目7个。
建议政府层面从资金、技术、土地等方面加强支持、引导。一是加强对石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定期研究分析、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对重点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推动连云港石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二是加强政策服务。相关部门深入研究政策走向,及时掌握国家以及省里的各项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对上对下协调工作机制,积极筛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加强与企业沟通,努力使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省和市项目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