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学习
掌上履职
官方微信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关于构建一流安监体系,助推石化基地建设的提案

信息来源: 白玮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一、基本情况

我国的化工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产业规模目前已升至世界第一,但国家整体的化工安全管理理念和技术水平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没能跟上行业发展的节奏。过去10年,国内化工行业几乎每年都有伤亡较大的事故发生。仅2018年,国内涉及化工的安全事故多达60余起,伤亡约300人,其中较大和重大事故16起。2019年3月21日,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生态化工园区的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爆炸事故,造成78人死亡、76人重伤,640人住院治疗,直接经济损失19.86亿元。事故发生后,国内化工行业展开新一轮全面整顿,各级政府对安全环保的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存在问题

化工行业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如今,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安全治理的重视程度和决心前所未有,不断推出各种法规和下发各种管理文件及通知,对安全监管部门的要求严上加严,后者长期处于重压和焦虑之中,殚精竭虑但显得力不从心,工作针对性不强,办法不多,只能用频繁的安全专项检查来行使管理职责,衍生出的安全生产专项行动连绵不绝,搞得企业应接不暇,疲于应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特别是安全(环保)岗位的相关人员,因为整天忙着准备上级的各种检查,原有的工作计划经常被打乱,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去,日积月累,身心俱疲。从监管者的角度看,整日处于焦虑和紧张状态,各种检查的招数一拥而上,马不停蹄一轮接着一轮,大有直接替企业管理安全的气势,但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往往只是事倍功半。

三、建议

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涉及复杂的管理和技术,生产企业永远都是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而监管部门发起的各种检查仅是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一种辅助性手段,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可能替代系统性的安全管理。无论请的专家有多权威,经验有多丰富,都不会成为管好安全的“灵丹妙药”。

个人认为,在实际工作中,监管部门要做到“职责分清”,明确自身的管理角色定位和工作方向,从整体和大局入手,加强对企业的宏观指导和积极帮扶,更充分地发挥企业管好安全的主体责任,更有效地提升企业的责任意识,把更多的管理执行过程交由企业自身来完成,科学安排安全检查的频次、范围和深度,避免出现“错位管理”,将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安全规范,明确管理标准

国家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很多,但多年来缺乏系统的梳理和完善,不少地方存在着“模棱两可,界定模糊,标准不够具体,条款不够详细”的现象,缺少相关的解释细则,导致基层从业者在实际的执行落实时往往会陷入两难和无结果的争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可以主动牵头组织社会力量,包括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本地化企的安全从业者,广泛听取建议,借鉴跨国企业经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优先完善与本地企业联系较紧密的法规和管理标准。有了高质量的安全管理规范和标准做监管依据,本地企业才能有高质量执行落实的圭臬和方向。

此外,政府相关部门也可以组织专家紧贴规范和标准的要求,编写相关的实施指南,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解决“想抓安全却不懂如何抓”的现实问题。

(二)提升监管质量,弱化立场矛盾

政府部门要想真正提升本地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不能仅仅满足于运动式的相对较为表象的安全检查方式,可以考虑多研究欧美国家的安全管理发展史,充分借鉴他们的合规监管模式与经验,弱化与被监管企业之间利益立场不同的客观矛盾,尝试考虑借助第三方机构来对企业进行间接监管,努力让安全管理的监管更科学,更高效,更和谐。

(三)坚决杜绝形式主义,确保监管过程质量

安全管理是一门科学,需要真抓实干,来不得半点虚假和花架子,必须用扎扎实实的行动来推动和落实各项工作,“走过场”和“搞形式”的工作作风要不得。对化工企业的安全督查过程中,应更注重实效,减少无意义的材料报表审查,不能片面强调痕迹,也不能以“避责”和“撇责”作为首要出发点。在推行诸如安全标准化体系等工作时,应按照各相关要素切实推进,落到实处,一点一滴保证过程监管质量,避免“企业埋头做文件、专家审核看文件”的流于表面、作风漂浮的工作现象。

(四)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协助企业夯实管理根基

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严重紧缺,是制约国内化工行业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有所改观的一个短板。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角度看,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之间利益一致,所以前者有必要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力量搭建平台,通过长期持续的培训班形式,花大力气为管理部门和本地企业培养一批优秀的安全管理和技术专业人才,以此来曲线实现监管目的。这项工作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聘请来讲课的老师一定要有丰富的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实战经验,要接地气,这是前提;二是培训课程的安排要科学务实和系统化,要想法用多种手段来保证培训效果,避免囫囵吞枣,切实提升参训人员的能力水平,这是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