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学习
掌上履职
官方微信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委员工作室典型案例】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倾力助推基层社会治理能级提升——市政协民革界别委员工作室

信息来源: 连云港市政协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上强调,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市政协民革界别认真贯彻总书记的要求,发挥界别人才、资源优势,不断拓展委员履职方式,积极建设民革界别委员工作室,始终把促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和体系现代化作为工作目标,工作室依托海州区非诉讼纠纷解决分中心及中山博爱瀛之志之家(民革党员之家)资源,聚焦法律专业特色,打造集矛盾调解、民意收集、政策宣传、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履职平台,工作室面积500平方米,不仅拥有多方位的活动场景,同时还拥有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满足了界别开展会议活动、联谊交流、学习阅读、政策宣讲、普法宣传等工作需求。工作室成立以来,开展各类专题学习、协商议事、矛盾调解、收集社情民意及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等20余场次,成为民革界别履职为民、服务为民最前沿和最可靠的阵地。


b169f8f50abf913fb01c04d07e09a33.jpg


一、特色做法

一是构建“线上+线下”两种宣传渠道。结合界别委员专业优势和工作室的设施优势,界别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开展线上普法宣传与线下法律大讲堂、法律公益咨询,将普法宣传结合到委员履职中,将专业的法律知识、专业的法律建议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传递给有需要的基层群众,委员工作室依托线上“普法直播间”,每月组织线上法律直播,邀请法律专家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热点法律法规,增强群众法律意识。定期开展线下专题讲座,针对企业、社区、学校等不同群体,提供精准法律知识培训。在重要的时间节点、节日,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学雷锋纪念日”“国家宪法日”等特色法律活动,组织政协委员中法律工作者、律所的律师等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解答,引导依法维权。10余场次的普法和咨询活动,为近300名群众提供了法律支援,较好的回应了基层群众合理的法律诉求,助力了法治社会建设。


二是实施“调解员+政协委员+律师”三种协作模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精神,委员工作室紧紧依托海州区非诉讼纠纷解决分中心,积极对接市、区两级人民法院诉前调解案件,利用民革界别法律人才资源,通过“调解员+政协委员+律师”三方协作模式,推动矛盾纠纷高效化解,重点聚焦外卖员、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的权益纠纷,成功调解多起民事纠纷,让双方当事人避免诉讼。在委员工作室完成调解案件60余件,撤回起诉20余件,为减轻基层法院办案压力,释放法院办案资源贡献了力量。委员们在参与调解非诉案件和基层矛盾过程中,注重从调解实践中提炼共性问题,推动政策优化,每季度选取1—2个基于调解的典型案件,界别委员们围绕这些案例,深入社区、企业调研,梳理社会治理短板。例如,针对网约车司机社保缺失问题,形成《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建议》,推动连云港出台《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决定》。


274cc7794fe22623025dc30b4d11cc8.jpg


三是履行“普法宣传+法律援助+矛盾调解+资政建言”四项工作职责。建立完善的履职制度,确保每位委员都能参与到委员工作室工作中,将委员在参与中实现履职的具象化、可视化,让委员的责任感、荣誉感和成就感爆棚。在市政协的指导下和民革市委会的协助下,界别委员工作室不断围绕“发挥法制优势 高效履职为民”的总体思路,构建起了以“普法宣传+法律援助+矛盾调解+资政建言”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室职责,发挥每位界别委员的优势,共同推动界别委员工作室高质量发挥效能,不仅将法制优势用于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更将法制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参政议政的动能,目前已形成10余篇参政议政成果,并转化成为政协常委会发言、提案及社情民意信息。组织委员重点围绕多元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开展调研,详细了解基层社会治理的痛点难点堵点,提出对策建议130余条,形成《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调研报告,得到连云港市委书记马士光的批示肯定。 

 

二、履职成效

一是弘扬了法治精神。通过法治宣讲、答疑解惑,阐释法治问题,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浓厚法治氛围,助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风尚,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助力了社会治理。民革界别委员工作室发挥律师委员作用,积极承办法律援助案件,重点关注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法律需求,提供诉讼代理、法律调解等服务,切实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推动更多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三是推进了立法进程。依托委员工作室,全程、深度参与《市消防条例》《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等5个立法项目,30余条建议被采纳。其中,《连云港市养犬管理条例》获省人大批准,于2025年4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