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学习
掌上履职
官方微信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委员工作室典型案例】探索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心”路径——灌云县图河镇“少年说”委员工作室

信息来源: 连云港市政协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是建设教育强国、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抑郁症、焦虑症、网络成瘾、校园欺凌等现象频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图河镇政协工委紧扣县政协工作重点,发挥县政协“关爱学子”项目发源地优势,以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为标杆,成立图河镇“少年说”委员工作室,广泛招募省市县各级政协委员入驻,由中共界、教育界、经济界等不同界别的9名政协委员牵头组建,其中包含:3名教育工作者,3名爱心企业家,3名其他委员。另外还有20名社会工作者(图河镇政府青年志愿者)共建加盟。通过政协平台整合资源,构建青少年倾诉通道,解决“不愿说”的根源问题,探索关爱到心的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政协新路径,赋能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959d004678b2cb2ddc9e9c3ffedb3e6.jpg


一、特色做法

(一)拓宽渠道,构建跨域关爱协作网。工作室的驻室委员和被关爱青少年不受身份、地域限制,在全县范围相知相助。一是广发招募帖,汇聚各方英才。工作室入驻委员打破某一界别、某一镇街限制,在驻灌省市县政协委员中广发招募贴,邀请各级委员入驻工作室,广泛发挥委员优势,合力赋能青少年健康成长。二是形成“1+N”工作机制,辐射全县各镇街。以委员工作室为原点,委员根据实际情况在全县范围广泛开展关爱活动,所有活动成效都在工作室集中展现。被关爱青少年由工作室所在地图河中心小学,辐射至全县青少年。三是发挥委员联系界别群众作用,扩大社会影响面。工作室牵头9名委员充分发挥联系界别群众作用,影响带动近百人参与到县政协“关爱学子·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项目,开展活动17场次,惠及学生家长800人次。


(二)校镇联动,打造成长守护共同体。工作室联合图河中心小学、镇党委构建三方共建机制。一是深化校园心理健康宣教。依据小学生认知特点,在教学楼布置50幅心理健康主题海报及标语,推行每月“心理健康日”活动,通过情绪交换铺、共绘笑脸墙等趣味互动疏导学生心理压力。二是整合条线资源形成合力。协同民政部门争取2万元升级心理咨询室设施;联合派出所开展法治教育及校园霸凌动态监测;联动妇联实施“护苗行动”等关爱项目;组织团委志愿者打造做花灯、书香润心等特色活动,构建全镇协同守护网络。三是健全长效服务体系。推动将青少年心理健康纳入镇级发展规划监测指标,在中心小学设立社区心理服务站,引入专业评估与治疗资源;定期开展心理人才培训,培育社会志愿组织;完善校园霸凌分级惩戒制度,建立季度服务评估及第三方监督机制,持续优化服务效能。


474345ce83a29380c5f78b99ff38982.jpg


(三)三位一体,织密长效护航保障链。县政协在关爱学子过程中走的每一步,都为工作室集聚了成长的力量。一是填补我县困境儿童救助工作空白。在工作室入驻委员的推动下,县政协会同民政、公安、法院等相关部门,多次召开“困境儿童关爱与救助”专题协商会,并召开十一届七次主席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落实“特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关爱与救助工作的建议案》,推动140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关爱与救助工作。二是帮扶困境高中学子。2022—2024年,协助县政协实施“关爱学子·同心圆梦”捐资助学项目,筹款100余万元,帮扶困境家庭高中学子超过800人次,实现全县低保家庭高中学子“一个都不能少”,近百名学子考入高等院校“圆梦大学”。三是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2024年,工作室入驻委员积极配合县政协实施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计划,形成《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调研报告报县委县政府,举办4场主题讲座,惠及师生、家长2000余人次。


二、履职成效

灌云县图河镇政协工委通过整合社会各方资源,搭建政协委员履职平台,高质量建设委员工作室服务委员高水平履职,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


一是创新平台机制,构建基层协商治理模式。图河镇“少年说”委员工作室机制健全、组织架构清晰,除了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也是委员协商议事、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履职平台。成立至今,开展协商议事活动16场次,反映社情民意信息24篇,为全镇、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政协智慧力量。


二是深化联动服务,织密成长支持保障网络。工作室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2024年组织6名委员对接12个村社开展入户指导,累计化解亲子矛盾63起;依托“委员+志愿者”结对机制,针对留守儿童开展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等精准服务,动员委员企业捐赠文体器材800余件,建成“爱心图书角”2处。通过资源整合与机制创新,形成立体化青少年成长支持体系。


三是厚植成长沃土,筑牢心理健康守护屏障。灌云县2024年在籍学生约11万,占全县户籍人口总数11%,占全县常住人口总数15%。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利于造就一批高素质后备人才。工作室从“心”出发,深挖护航青少年心理健康资源、完善青少年心理健康体制机制,合力筑牢青少年心理健康防线,助力夯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灌云新实践的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