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学习
掌上履职
官方微信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在平凡的岗位上深耕不平凡的事业 ——记市政协常委、市总工会法律工作部部长 易怀丽

信息来源: 尹 侠 魏 玮 吴玉玉 王 雪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做好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十几年把一件做好。2007年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毕业的易怀丽通过公考被市总工会录用,按照人岗匹配原则,单位将其安排在法律工作部,主要从事职工维权服务工作。每天不厌其烦地接听电话、为职工答疑解惑、默默在线回复法律咨询、调处一件件劳动争议,这样平凡的工作一干就是17年。她没有放弃和松懈,凭着一颗红心、一份热心、一腔热情、一股专劲和一技之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巧妙地将众多职工群众心中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为增进民生福祉、助推社会和谐做出积极贡献。她也从一个普通的办事员成长为法律部负责人、民进连云港市社会法制支部主任、连云港市政协常委。


082761705898926f2194bb591baa912.jpg


守初心担使命

构建积极向上“朋友圈”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事职工法律服务工作十几年来,在领导和同事们支持帮助下,易怀丽成立工会阳光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队,建立“调裁诉代”劳动争议一体化调处平台,实施领导包案、法律援助等一系列创新做法,和团队累计为职工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争议调处、诉讼代理等服务4200多人次,为职工挽回工资等各类费用4500多万元。维权服务工作分别获得市委、市政府和省总工会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并多次在全国、省、市等相关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市总工会获得相关荣誉20余项,获赠锦旗十余幅。

维权路上并不一帆风顺。特别是给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的时候,易怀丽更是承受巨大压力、忍受很多委屈。她清楚地记得,几年前,为了帮助十几名货车司机讨要工资,她还被涉事企业投诉过。尽管如此,她与同事们沟通协调了一个多月,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宣传法律、政策,最终将争议成功化解。时常有人问她:“这些人(职工)与你也没有关系,你为啥要那么认真地去帮助他们而得罪他们的老板?矛盾那么多,你能解决得了吗?”她则回答:“既然在这个岗位上,就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能帮一个是一个。如果不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我连睡觉都睡不踏实!”她还常说:“我这个岗位看似不起眼,但从大的方面讲,做的是守江山守人心的工作。每当平息一桩争议、看到职工拿到工钱的时候,我心里的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因为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得到了体现!”

除了事务性工作外,易怀丽还坚持理论学习和业务钻研,在《新华日报》《工人日报》《江苏工人报》及相关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发表各类宣传报道230余篇,为省、市工会干部开展法治宣讲40余场次,受到大家广泛好评。她多次获全国各级普法、法律援助、劳动争议调解等多项荣誉,获评“全省工会十佳维护职工权益贴心人”,事迹被《团结报》《扬子晚报》、江苏省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

生活中的她,被人们称为“知心姐姐”。除了为来访职工及线上线下的朋友们解答法律问题外,还经常对他们进行婚姻家庭等方面做心理疏导,让他们解开心结,重新过上幸福生活!她的认真、坚定和执着,构建了一个积极向上助推港城和谐发展的“朋友圈”,增强了工会地位和作用的辨识度,增加了职工群众对工会对政府机关的认可度,增强了职工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助推营商环境的优化。


坚持守正创新

扩大法律服务“辐射面”

多年来,易怀丽勇于创新,着力擦亮了“跨时空维权”“小易说法”“线上不见面调处争议”等工作品牌,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跨时空维权:让爱心不再遥远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更好地感知职工维权需求和竭诚服务职工,她相继组建了工会法律服务QQ群、开通了微博、微信,为市内外的职工群众搭建方便快捷的维权通道。为1200多名职工群众、大学毕业生等提供法律咨询、线上调处,让虚拟维权变成现实。通过QQ,她利用三天时间在线调处远在四川的农民工工伤赔偿案的维权信息,被评为“全省法律援助好新闻一等奖”。随后,“线上不见面调处劳动争议”成常态,3个案例被评为“全国互联网+工会维权服务优秀(典型)案例”。

小易说法:打造普法新品牌

为了提升法律服务的覆盖面和受众面,从2014年起,她先后在中国工会普法官方微博、市总工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设“小易说法”“法律服务”专栏,被《江苏工人报》作为固定栏目刊出。10年来,“小易说法”采用鲜活案例、通俗语言、友好互动等职工乐于接受的方式,发布卡通普法、“空中课堂”、视频普法等信息120余期,全国30多家媒体转载,2个普法视频被评为全省工会“十大精品课程”,“小易说法”获评连云港市微普法创新项目,被《工会信息》宣传推广。开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巡回观摩进企业、进工地、进园区等47期,视为“身边的今日说法”,数千名工会干部、职工和企业主参加现场观摩,被评为“全省工会十佳法治宣传服务项目”。

实施“工会枫桥”:发展“老总调解员”

为了发挥企业老总在预防化解劳动争议中的“牛鼻子”作用,她与团队从与老板说事儿入手,发挥企业老总之间通过业务交流、喝茶聊天的方式就可解决纠纷的优势,主动吸纳他们为工会特邀调解员,参与预防化解矛盾。与市工商联等联合下发企业法律帮扶三年规划,上门为企业劳动用工提供免费“法治体检”,引导企业主守法经营,源头预防化解争议。近百名老总调解员帮助化解劳动争议130余件,促进了职企共赢。该项目被评为全省基层工会服务职工优质项目,被人社部评为“全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第一批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工作特色做法”。

诉调对接:让案结事了心悦

延伸法律服务触角,推进职工法律援助站进人社进法院,开展“裁调对接”“诉调对接”工作,成功调处了仲裁或法院无法完全依法裁判、或者裁判以后无法实现“案结事了”的劳动争议130多件。2019年,一起劳动争议打了两年官司才到二审,通过“诉调对接”,工会20天调解成功,让职工当场拿到了108000元赔偿款,实现案结事了心悦,劳资双方都很满意。


积极建言资政

画出服务发展“同心圆”

作为市政协十三届委员、十四届常务委员和民进会员,她积极参加政协、党派及统战等组织的各项会议、培训、调研、交流等活动,并多次在相关会议上交流发言做法和心得体会。

担任政协委员期间,提交各类提案10余件,关于加强扶贫资金监管的联名提案和关于加强法治服务企业的界别提案被评为市政协优秀提案,由市政协领导重点督办。参与调研并撰写多篇调研报告、发言材料,《关于连云港空港产业园建设》和《凝聚合力推动高质发展》两篇调研报告被评为优秀调研报告,获得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她勤思考、善动脑,察民情、解民忧,团结界别委员和支部会员先后撰写有关社会保障、网络安全、青少年权益维护、心理健康、法治建设等社情民意信息80余篇,《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职业发展体系的建议》等5篇信息和宣传报道被民进中央采用。她还多次通过媒体、政府相关部门开放日、座谈会等渠道,围绕职工权益维护、政务服务、基层治理等方面发声,较好地履行了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责。此外,她还热心做公益。疫情期间,她积极参加所在社区及单位承包的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参加“慈善一日捐”“春联进万家”“送法进基层”等公益活动,提升了政协委员服务社会的影响力。

易怀丽深知,政协委员是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今后,我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争当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责任委员。立足岗位建新功,努力将职工的权益维护好、将群众的诉求表达好,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事业,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连云港新实践中展现担当!”易怀丽眼神坚定、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