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连云港市政协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连云港市政协医药卫生界别委员工作室位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高新院区8号楼图书馆,拥有固定场地3处共210㎡,设有政协书房、电子阅览区、学术沙龙区、报告厅等功能区,支持委员开展以政策发布、健康科普知识宣讲、医疗技术研讨、议政协商等为主题的履职活动。工作室紧扣“融合发展”主题,充分发挥平台效能,努力打造联系群众、服务委员、凝聚共识的有效阵地。

发挥界别优势
医药卫生界别具有鲜明民生特色,由18名来自卫生健康部门、医院、公共卫生服务机构、高校等领域的委员组成。界别委员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人民健康福祉摆在首位,围绕促进业务、履职融合发展精心设计委员工作室运行模式,努力让“小阵地”释放“大能量”。一是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定期召开学习研讨会,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及时传达中央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举办委员“共读、联读、领读、群读”活动,推进“书香政协”建设,提升委员履职水平。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对出台的政策进行解读。二是探索改善医疗服务的新尝试。广泛收集身边群众有关医疗服务方面的意见建议,提出改善医疗服务、加强专科建设、提升服务能力的“金点子”。开展健康文化宣传、健康管理服务等公益活动。三是搭建委员交流“连心桥”。组织开展社情民意信息写作沙龙、培训班,提升界别委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质量。就有关社会热点话题开展研讨,协商研究界别集体提案和全会期间的大会发言选题等工作。四是组建跨界协商的联合体。建立“1+N+X”联络沟通机制(医卫界别牵头+N个其他界别参与),组织跨界别的联合活动,开展跨区域、跨医院医技交流与多学科联合会诊疑难重症。邀请全国政协委员和省政协委员来连讲学交流。
发挥委员优势
带动界别全体委员投身到履职活动中,激发委员“主人翁”意识,为界别工作注入“内生动力”。一是助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积极参与市政协十四届十七次主席会议专题协商议题“加快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融合发展”的调研,为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言献策。在市政协十四届十八次常委会会议上,界别召集人通报了全市“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情况。二是助力城市高质发展。围绕文明城市建设、城市道路命名、垃圾分类、新能源汽车等城市发展问题,界别委员提交的《关于加强景区周边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全力维护好我市旅游城市形象的提案》等被采纳。三是积极参与“十五五”规划编制。组织委员积极参与“十五五”规划编制,以“加快打通城市交通断头路瓶颈路的建议”“加快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等主题报送9篇材料,为港城发展贡献智慧力量,界别被授予“优秀组织单位”。

发挥专业优势
树牢健康为民宗旨,努力为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积极建言献策,主动发挥专业特长、担当作为。一是推动相关政策完善。界别委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立足于港城实际,围绕优化医疗资源布局、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的提案》《关于推进传统医药非遗守正创新的提案》《关于推动“互联网+医养结合”智慧居家养老事业发展的提案》等,提出的建议中肯务实、情真意切,促进了相关政策的完善。二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持续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示范带动医疗专家赴基层开展义诊、健康咨询等活动,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今年以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义诊320余次,服务群众近4万余人次。三是探索改善医疗服务新领域。界别委员主动参与改善医疗服务的具体工作,助力我市“住院4N服务”项目(入院零押金、床位零等待、住院零陪护、出院零跑腿)的优化升级。目前,入院“零押金”累计惠及约9.2万名患者,“全院一张床”让1.3万名患者及时入院,“无陪护”病房服务患者3.3万人次,床旁结算率达71.53%。
下一步,连云港市医药卫生界别将突出界别聚合作用,发挥委员专业优势,积极投身健康连云港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更好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等工作,实现本职工作与委员履职互促共进、相得益彰。积极协调市、县级医疗机构,推动上级医院专家下沉基层,培育一批“专家工作室”,把群众关切的“需求账单”变成“落实清单”,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多“家门口”的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