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学习
掌上履职
官方微信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委员工作室典型案例】文明实践里的“履职星火”点亮灌南——灌南县城区委员工作室

信息来源: 连云港市政协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灌南县政协城区委员工作室由县政协精心发起建立,一名专委会主任担任召集人,选址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城区的百余名政协委员架起了一座广阔的履职桥梁。近年来,工作室立足特色、发挥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履职活动,为灌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QQ截图20250923091047.jpg


一、整合资源,打造多功能履职“能量站”。秉持“一室多用、平台共享”理念,工作室巧妙利用城区现有场地,将办公地点设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这里如同一个充满魔力的履职“能量站”,结合实践中心特色功能室,衍生出科技、教育、卫生、文化艺术、体育等多个界别委员工作室,让不同领域的委员都能找到施展拳脚的舞台。在实践中心科技科普馆内,科技界别委员工作室格外亮眼。委员们化身“科普使者”,带着新奇有趣的科普实验走进校园。当干冰在课堂上腾起白色烟雾,当简单的电路模型成功点亮灯泡,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科普知识如春雨般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田,助力科学的种子在灌南大地生根发芽。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里,“灌小禾”心理健康委员工作室成为守护青少年心灵的温馨港湾。在这里,政协委员携手专家、志愿者,用耐心与专业,倾听青少年成长的烦恼,为家长们答疑解惑。线上,一条条温暖的文字回复,跨越空间距离;线下,一次次贴心的面对面交流,抚平内心的波澜,让青少年在成长路上不再迷茫。文化文艺创作室中,文化艺术界别委员工作室汇聚市县精英委员。他们以笔为媒,以艺传情,围绕各类主题进行艺术创作。一幅幅精美的书画作品,一场场精彩的文艺演出,将文化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不断满足着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完善机制,构建常态化履职“生态圈”。为确保工作室高效运转,一套科学完善的机制逐步构建成型,形成了常态化履职的“生态圈”。建立合作融合机制,明确各方职责与分工,让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健全协作交流机制,定期举办座谈会、工作交流会,委员们与实践中心工作人员、志愿者、界别群众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分享经验、碰撞思想,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良方。同时,鼓励委员们加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凭借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打造出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建立信息互通机制,搭建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信息共享平台,活动安排、需求信息及时发布,让各方都能第一时间掌握动态,形成履职合力。


三、履职尽责,书写服务发展“暖心答卷”。自成立以来,委员工作室始终紧扣中心工作,聚焦群众需求,策划了一场场精彩纷呈、意义非凡的主题活动,书写着服务发展的“暖心答卷”。围绕“倡导移风易俗 树立良好文明新风尚”,工作室组织委员们深入调研,最终提出“婚俗新风、婚事新办;厚养薄葬,丧事简办;节约环保,文明祭祀;破旧立新,倡树新风”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并形成提案报送相关部门。如今,这些建议正逐步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精神动力,让文明新风吹遍灌南的大街小巷。“灌小禾”心理健康委员工作室更是成绩斐然。他们协同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成立“灌小禾”心理健康工作站,吸引12名政协委员、55名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加入,还带动全县620余名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参与其中。他们就像一群守护天使,为广大青少年和家长提供全方位的线上线下咨询服务。在一场场讲座中,残奥会冠军分享着自己在赛场上奋力拼搏、战胜困难的故事,孩子们听得热血沸腾,心中的勇气与斗志被点燃,立志要勇敢面对人生挑战,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文化艺术界别委员工作室同样不甘示弱。在“爱在七夕节 倡树文明风”文艺演出中,委员们大显身手,积极进行文艺创作演出。舞台上,歌舞飞扬,演员们用曼妙的舞姿演绎着七夕的浪漫;吟诵声声,饱含深情地诉说着古老的传说;情景剧生动有趣,将七夕的风俗习惯展现得活灵活现。台下观众沉浸其中,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这场文化盛宴不仅丰富了群众生活,更让传统节日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