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连云港市政协提案委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重点民生提案
1、《关于提升我市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案》(提案人:朱志刚)
2、《关于加强化工职教工作加快培养化工专业型人才的提案》(提案人:王相凯)
3、《关于实施职业教育现代化工程的提案》(提案人:滕翠红)
4、《关于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的提案》(提案人:李杰)
5、《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案》(提案人:伏东宁)
——委员建议
朱志刚委员从我市大学生创业比例相对偏低的视角,提出:营造鼓励大学生创业社会氛围、加强大学生创业培训、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动员各行业力量帮扶大学生创业等意见建议。
王相凯委员针对我市高等院校在石油化工方面的专业短缺问题,提出要新增化工教育培训机构、优化本地院校化工专业培养方向 、增强化工院校校企对接、增设实验基地、引进特殊人才等建议。
滕翠红委员认为职业教育在发展定位、资金来源、教师队伍建设以及专业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多渠道筹措资金,形成主体多元的办学格局;产教融合,实现校企资源整合;开发1+X证书制度,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李杰委员认为农村师资存在素质能力不强、队伍不稳定、结构性短缺等问题,建议:在政策上要优先推进农村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完善落实好城乡教师交流制度;以提升农村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吸引优质师资向农村流动。
伏东宁委员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建议:增加中小学心理健康专业教师编制,确保每校有1名心理学专业教师;加强心理健康的教科研工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指导;开展家长的公益心理咨询课程,注重家校联合;成立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协会,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办理成效(市教育局主办,人社局 、卫健委 、财政局、 江苏海洋大学以及总工会、团市委、工商联等协办)
一、推动教育新政落地深根。制定出台连云港市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赋能职教事业发展提质培优。落实《职业教育法》及国家、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组织专业人员研制《提升现代职业教育服务现代化新港城高质量发展能力实施方案(草案)》,重点围绕我市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以及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着力建设高质量的职业教育。
二、促进协同育人有序发展。构建多样化校企协同育人组合,持续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工作,探索实行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准入与退出制度。校企联建复合型跨学校、专业、区域的服务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产业学院,每年建设1-2所区域产业学院。以企业工作岗位需求为标准,制定“现代学徒制”班招生考核标准。对于“学徒制”五年制高职班学生(学徒)通过考核,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给予学费补贴;三年制中专学生(学徒)进入单位后,由单位组织免费中专升大专,并签订培训服务协议。
三、推进乡村师资结构优化。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支教工作,促进城乡学校优质均衡发展。全市计划新增教师1500人以上,通过公开招聘、专向补充、定向委培师范生等多渠道不断地向乡村学校补充青年师资力量,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深入实施中小学高层次人才新“333”第二周期培养计划工程,扩大乡村教师的培养范围,提高乡村教师奖励力度。关心乡村名特优教师的成长,努力为乡村名特优教师提升自我价值提供平台和空间,为乡村教师留的住、用的好提供政策保障。
四、关注心理健康共建共育。全市中小学配备400余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市级心理教育导师60名。家校共育形成良好机制,组建“最美家教·百家讲坛”巡讲报告团,开设“教子有方”专题广播节目,邀请全市中小学校长、教师及专家,传授教育良方,形成社区全域、父母全程、家庭全类型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氛围和家校协同育人氛围。
五、完善联动机制促进就业创业。加强对在连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统筹协调,完善落实就业创业支持政策,引导帮扶毕业生自主创业,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建设发展。
来源:市政协提案委(执笔人:王丽、滕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