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市政协委员 吴治明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的港口区块东起庙岭作业区,西至墟沟西作业区,南至陇海铁路线,包含墟沟西、墟沟东、庙岭作业区和中哈物流基地,共有4.43平方公里。自贸试验区获批以来,港口区块加快推动制度创新和载体平台建设,累计推出哈国小麦全流程监管、国际贸易一站式办理、联运监管一体化运作等制度创新成果10余项,约占全市自贸区上报案例41项的30%。新增“蓝宝星球”散货交易、连合易商大宗商品电子仓单交易、进口氧化铝现货交收等特色服务功能。港口区块通过“零待时”“混拼化”“全程化”等创新案例,使得国际班列的运行效率提升74%、每箱节约费用达到60%。今年1至5月份,得益于自贸区贸易便利化创新政策实施,港口各类业务全面逆势上扬。港口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1.1亿吨,增长3.46%;国际班列完成2.2万标箱,增长42.3%;中哈物流合作基地进出库货物155万吨,增长14%;上合物流园实现物流量1218万吨,增长45.7%。
与此同时,港口区块在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上也还存在一些具体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空间受限,自贸区急需拓展的港航服务、国际贸易、航运金融等新业态面临空间制约;大型专业化码头不足,港航服务能级不高,服务功能和经营业态相对单一;现行港口、城市及国土空间规划难以满足自贸区发展新要求和新需求;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资质等开放平台申报仍未突破。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着力优化空间布局
墟沟作业区西区要加快转出生产制造企业,打造“自贸试验区港航中心”,使之具备港航服务、邮轮客运、汽车滚装、物流商贸等功能。墟沟作业区东区要围绕区域性集装箱干线港发展要求,打造“超大型智能化集装箱中心”,力争及早开行全球最大的20万吨级以上集装箱船。庙岭作业区要发挥连云港作为哈国粮食唯一离境口岸优势,打造“国际粮食集散中心”,形成接靠15万吨级以上船舶和2000万吨级以上粮食集散能力。旗台作业区要统筹港口岸线、场地资源,承接自贸区内散货功能,打造“绿色专业化大宗商品集散中心”,实现港区大宗散货集约、集中、绿色发展。两翼港区要加快航道能力提升和专业化码头建设,以及铁路、公路、内河等综合集疏运体系建设,承接主体港区煤炭、铝矾土等散货。为此,建议市里尽快启动港口总体规划修编,加快形成与港口自贸区块相适应的以两翼港区、上合物流园和大港路两侧为重点的自贸试验区配套创新区,进一步优化自贸试验区的发展空间。
二、聚焦特色产业创新
加快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港口运输业务的深度融合,在更高层面上优化港口资源配置,发展生产智能、管理智慧、服务柔性的港口现代运输新业态。深化口岸单位、铁路部门信息共享,优化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开展多式联运中心、冷链物流中心、汽车滚装基地探索,加强期货保税交割、仓单质押融资等业态培育,试点开发有色矿混配、国际船舶转籍、跨境电商双向进出等业务。加快开放平台建设,全力争取获批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汽车整车进口口岸、铁路口岸开放等资质,争取开展平行车进口保税试点。围绕建立多式联运体系、贸易监管方式和“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合作等特色领域,加快创新探索,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案例。
三、广泛复制可借鉴经验
立足连云港发展实际,加快国内先进自贸区经验在我市自贸片区的复制应用,探索国际船舶转籍、沿海捎带、中转集拼、甩挂运输、保税燃供等新业态的应用推广。一是国际船舶登记和管理,简化国际船舶运输经营许可流程,形成高效率的船舶登记制度;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国际船舶管理企业,吸引船管企业落户连云港。二是促进远洋货物运输业发展,放宽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国际船舶运输企业的外资股比限制;允许中资公司拥有或控股的非五星旗船,在国内沿海港口和连云港港之间从事外贸进出口集装箱沿海捎带业务等。三是扩大保税燃油供应业务,发挥连云港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优势,扩大连云港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油供应业务发展;复制浙江自贸区油气全产业链开发发展相关措施,允许连云港片区符合条件的炼化一体化企业开展成品油非国营贸易出口先行先试;向上争取,下放保税油经营资格审批权至江苏省,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开展保税燃供业务。
四、全面加强政策支持
一是探索建立省市两级联席机制,与省相关部门建立专门定期的沟通协调机制,如与南京海关沟通协调赋权连云港海关特定审批权限,提升自贸区连云港片区改革创新的主动性。建立市级联席会议制度,市自贸区管委会有针对性的牵头市级相关部门专题协调解决港口区块发展中的困难。二是尽快出台市级层面改革创新激励、招商合作促进、财政支持、人才激励等政策制度,特别是考核和激励政策;赋予国有企业管理政策上更大的自主权。三是考虑到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周期长,短时间无法满足自贸区相关建设项目规划需要,建议连云港市级层面建立自贸区相关建设项目容缺审批机制,对影响全局、特别重大、时间紧迫的项目,在上位规划暂时缺失的情况下,采用“一事一议”方式进行项目审批。四是争取江苏省进一步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以及政策突破和赋权力度,明晰赋权事项审批权限责任,切实简化、优化各类审批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