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赣榆区政协办公室 程新连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赣榆区拥有62.5千米海岸线,23万亩海滩湿地和滩涂,108万亩10米等深线海湾,独特的海洋水文环境和气象条件造就了养殖条斑紫菜的理想海上牧场。目前,赣榆条斑紫菜养殖面积约20.3万亩,紫菜育苗企业120家,一次加工企业155家,二次加工企业160家。赣榆紫菜交易中心是全国最大的条斑紫菜交易市场,累计销售额7亿多元,紫菜产业己成为赣榆海产品一大支柱产业。
但是,赣榆紫菜产业高质发展也存在诸多不足,如紫菜养殖密度过高、一次加工管理体系落后、干紫菜评价标准和技术落后、加工企业重视提高产量不重视产品创新等问题。为助力赣榆紫菜产业做大做强,今年8月、9月,区政协组织调研组多次到养殖基地、生产企业实地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
10月12日,区政协组织政协委员、紫菜产业协会成员、紫菜交易中心负责人,在海洋经济开发区“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围绕“加快建设紫菜品质评价与加工技术研究中心”开展专题协商议事活动。
“以海洋开发区为核心区,以紫菜交易中心为平台,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区政协常委、海洋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继连介绍了全区紫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成立“紫菜品质评价与加工技术研究中心”等事项的筹备情况。
“紫菜标准化体系的打造与管理、新产品开发、相关技术创新等方面初显成果。”紫菜交易中心负责人万磊介绍了近期紫菜品质评价中心业务开展情况。
“受季节、海洋气候等因素影响,不同时间段的紫菜营养成分表会有较大变化,批量订购的外包装不能使用,造成很大浪费。希望研究中心能建立科学的营养成分浮动标准。”企业家代表杨丽提出具体建议。
“前期我们公司做过大量调研,认为紫菜作为健康营养食品,市场空间巨大。我们非常希望创新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这需要更好的紫菜原材料。”企业家代表李燕提出了对一次紫菜品质把控的要求。
紫菜产业协会成员、紫菜交易中心负责人、海洋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部门负责同志积极回应,现场解答相关问题,提出对策措施。
经过协商,大家就加快推进“紫菜品质评价与加工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进一步规范一次、二次紫菜加工市场,从根源上杜绝低品质紫菜产品,切实保障企业家及消费者的利益,推动赣榆紫菜高质量发展等达成一致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