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学习
掌上履职
官方微信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信息来源: 市政协常委、市水利局副局长 董一洪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农村饮水安全事关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是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德政工程。近些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截止2019年底,三县一区区域供水入户率均达到92%以上,基本实现了“同源、同质、同网、同服务”的城乡供水一体化目标。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管网老化,更新改造投入大。2010年以前,不少地方农村改水工程使用PVC供水管材,现在已陆续达到使用年限,老化易损。据统计,东海县有1800公里、灌云县有1168公里,灌南县有1200公里的二、三级供水管网需要更新改造,总投资需要5亿元以上。

2. 维护成本高,农村供水普遍亏损。一是农村饮水安全供水管网面广、线长、点多,因项目建设损坏供水管网的事件时有发生,日常维护成本高。二是管网漏损率高,普遍都在30%以上。三是农民用水量少,供水成本高,供水企业普遍亏损。

3. 城乡供水一体化尚未完全实现。一是灌云、赣榆的城乡供水分离,两个经营主体,两个水厂、两套管网。二是市区还存在14家转供水公司,没有实现同服务。三是一些小水厂仍在运行。四是还有少数行政村未通自来水。

4. 饮用水源地保护有待加强。受农村面源污染影响,徐圩善后河、灌南北六塘河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不稳定、达标率不高,赣榆小塔山水库也一度出现高锰酸盐超标。灌云县伊云湖、徐圩香河湖应急备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尚未完成。

5. 工程建设任务重,进度尚须加快。今年全市农村饮安全要完成投资6.48亿元。赣榆区要铺设管网6900公里,关停小水厂55座,更新改造201个行政村供水管网;东海县要更新改造109个行政村管网;灌云县需要完成饮水安全信息化建设与管网改造。省委要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必须在6月30日前完成。

二、主要对策建议

1. 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农村供水是民生工程,具有公益性。“十四五”期间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重点是对老旧管网的更新改造,省级仅奖补10%,大部分投资需要地方自筹解决。为确保管网改造和工程正常运行,各级政府需要多方筹集资金,不断加大项目投入。要按照农村供水人口数量,对农村供水企业实行必要的经费补贴,对饮水安全工程予以财政补助,保证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能够良性运行,长期发挥效益。

2. 城乡供水全面实现“四同”。三县一区要加快成立水务公司,统一经营城乡供水,以城区供水盈利弥补农村供水亏损。对城乡两水厂、两张网进行改造,互连互通、互补互备。按照原有权属不变原则,将市区14家转供水公司全部交由市自来水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关停海州区岗埠水厂、花果山水厂等小水厂,并入区域供水管网,实行“四同”。

3. 不断加强水源地保护力度。进一步健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管理机构和经费,并建立健全保护饮用水源地的部门联动、协作和重大事项会商机制,加强污染源排查和整治。制定应急预案,提出具体应急处置措施,做到“一地一策”。加快灌云县伊云湖、徐圩香河湖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确保年内通过省级验收。

4. 全力以赴推进工程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要求“饮水安全扫尾工程任务上半年要完成”。现在距离完成任务的时间要求不到1个月,要全面落实地方政府负责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6月底全面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实现区域供水入户率99%以上的目标。